2020年8月8 日,钟某、湛某等一行五人结伴去连云山峡谷漂流景区漂流。钟某等人于12时起漂,到达终点后,钟某、湛某两人脱去救生衣放在自助漂流皮筏上,擅自下水游泳,均意外溺亡。
1.不要尝试去拉溺水者:
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种,死亡率最高的就是手拉手进行救援。为了形成一条“人链”,一些人由于体力不足而打破“平衡”,会导致很多人落水,导致大量死亡!当时的形势有多危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溺水者的抢救技术上是困难的,没有受过水上专业训练的人是很难成功的,尤其是儿童。
2.会游泳不一定不会溺水:
从近年来的溺水事故来看,大多数孩子都会游泳。他们常常忽视水下世界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水库、池塘和河流等野生水域。当你在里面游泳时,水草会缠住你的脚,沙砾可能会划伤你的脚,泥泞可能会困住你的脚,使你无法使用你的游泳技巧,从而发生意外。游泳圈不是专业的漂浮设备。当水流变化、游泳圈被抓住或游泳圈功能失效时,可能导致溺水。
3.缓解缺氧是关键:
“溺水的根本原因是缺氧”,陈志指出,胃里的水是倒出水控制的,因为溺水者在窒息前会反复吞咽水分,导致胃充满水分。死亡的根本原因不是过量饮水和窒息造成的缺氧。是水进入肺部导致缺氧。常见的控水方法,如倒立、腹部撞击和拍背,都是无效的。肺中的水分只能通过胸部压迫产生的血流排出。许多早期溺水者有反射性喉痉挛,导致窒息,肺中水分不足。
对于这次事件,大家有什么各自的观点或者溺水自救的办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