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个不懂节约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个非常浪费的国家,体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刚来到美国的时候,我和家人都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路灯在大白天全亮着?当时想,可能是今天忘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忘了,就是天天如此。跟一个长居于费城的中国移民请教,他说:“不知道。亮着吗?没注意过哎。” 原来以为只有费城如此,结果后来去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旅游,发现也是如此。而且,美国的长明灯不只在公共场所,很多人的house(美国中产阶层的普通住房,一般两到三层,有一个大小不等的院子,相当于中国语境中的别墅)都是长明灯。
今天去别的老师的教室上课,她要早走,嘱咐我最后关门。
我说好,关门关灯关电扇。
她说千万别,把所有灯、电扇都开着。
大白天的,我看着这诺大教室的N盏灯和电扇,忍了。默默说好。
美国的公寓楼、办公楼里面,一年四季中央空调大开:夏天冻人,冬天燥人。我来美国的时候是八月份,正是费城的炎热时节,想当然地穿着短裤短袖衫到学校去报到,结果在办公室待了一下午冻得我够呛,因为里面的温度实在太低了。后来想,美国人要在办公楼里穿西装。一位访学的朋友,租了集体供暖的公寓,冬天热得可以穿短裤。我和孩子每次去他家都热得满身大汗。
我很是不理解美国的这种浪费,夏天的冷气温度高点儿,冬天的暖气温度低点儿,好像不影响穿西装。像我这种在中国习惯了热度的外来户,很是不适应美国的温度,我现在去社区图书馆经常就得带着外套,因为里面的温度实在太低,冻得我过敏性鼻炎发作,喷嚏不止。其实,我发现不仅是我带外套,美国人也带外套。真是不明白,何必呢?
不仅是公共场所,美国人自己家里也是如此,夏天开着空调盖被子或毛毯,冬天开着暖气光脚丫。美国的中产阶层住的house,都是自己供暖,据说一个house用的能源足够中国单元楼的100个家庭取暖。
在中国,去超市购物,自己要是不拿袋子,就得交钱买。在美国,超市的方便袋有的是,随便用,而且,在很多超市,先在里面用纸袋子给你装,再在外面用塑料袋子装,根本没有必要,看得人真心疼。
美国人用的一次性东西超级多,餐卡、餐刀、餐勺、饮料杯、盘子、碗、筷子等等,各种一次性的东西应有尽有,有塑料质的,也有纸质的,超便宜。美国人喜欢开party,全是一次性用品,每次开完后,丢掉的东西都是几个大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