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官员想退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汉朝,皇帝规定凡是官员必须达到七十岁以上才可以退休。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即使是达官显贵,寿命也不会很长,况且有些官员每天还有大量的政务需要处理,所以七十岁其实差不多是一个人寿命终点了。后来明清两代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必须在六十岁以上,相比较之前,更加人性化。
在古代,并非要等到退休年龄才能够退休,很多时候也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只要皇帝允许即可,不过想要提前退休,一般得要满足三种情况。
第一,回避权力斗争。古代朝廷最厉害的莫过于权力的斗争。欧阳修当时是宋朝的一位重臣,他支持王安石的变法革新,但是与他同朝为官的司马光同样也是重臣,但是他却是一个守旧派,极力反对变法,就这样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欧阳修早看出这种矛盾,为了避免陷入权力斗争之中,他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被皇帝恩准了,也因此避免了一场政治斗争。
第二种就是无心官场,只想过着潇洒自由的生活。最著名的就是晋代的陶渊明,他放弃官位,跑回家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