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需要注意什么
1、腊八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我国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是“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他们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传入中国之后,材料改为五谷杂粮,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的方式。
2、腊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禀报这一家人的德行,让玉帝赏善罚恶。
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准备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让灶王上天之后嘴巴被黏住,说不了坏话。
3、腊月二十四
二十四,扫房子。
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
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因为“尘”与“陈”谐音,在腊月里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腊月扫尘,就是把家里一切的“穷运”、“晦气”都扫出去,以期盼来年运势更好。
4、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