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子谏楚庄王》。《杜子谏楚庄王》出自《韩非子·喻老》,揭示了人要有自知之明的道理。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杜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
楚庄王“欲伐越”,但听了杜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有自知之明。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身边的妻子、妾和客人都说自己长得比徐公好看,但是邹忌自己见到了徐公,觉得自己不如徐公。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这则古诗告诉我们: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高位的人,更是要自知之明,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