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凌汛,又称冰排,是指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导致江河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会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上升,形成凌洪,可能会漫滩或导致堤坝决口。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都可能出现凌汛。在中国北方,如黄河、黑龙江和松花江等大河,容易发生凌汛。
2. 凌汛发生时,水面上会有冰层,冰层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移动。当河段变窄时,冰块堆积,对堤坝造成巨大压力,形成凌汛。
3. 凌汛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影响,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河道上宽下窄、呈弯曲回环状,则容易出现严重凌汛。这是因为河流封冻和解冻不均匀,冰盖厚度和冰水分布不均,导致融冰时水位急剧上升。
4. 凌汛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的影响。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块或冰坝时,才会引起水位骤涨,形成严重的凌洪。
5. 长江没有凌汛的原因是因为长江不会结冰。而黄河等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流向呈南北向,因此容易发生凌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