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与鲍叔牙是一对声名显赫的好朋友。管仲家境贫寒,需要供养母亲,而鲍叔牙则无私地与他共同从事商业活动。尽管鲍叔牙在财务上投入更多,但每当获利时,管仲所分得的份额却超过鲍叔牙。他们的仆人们对此表示不解,认为管仲分配得过多。然而,鲍叔牙总是耐心地解释道:“管仲家境贫寒,还需供养母亲,因此多分一些是情有可原的。”
在某次战役中,管仲的表现似乎是在逃避战斗,士兵们因此嘲笑他贪生怕死。但鲍叔牙为管仲辩护,解释道:“管仲并非胆小,他只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照顾母亲。”管仲听后深受感动,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后来,齐国国君去世,大王子诸继位,但诸荒废政事,沉溺于享乐。鲍叔牙预见到齐国将会有内乱,便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往莒国,而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前往鲁国。不久,诸被杀,齐国陷入混乱。管仲试图暗杀小白,但箭射偏了,小白幸运地逃脱。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更早回到齐国,小白继位成为齐国君主。他任命鲍叔牙为宰相,但鲍叔牙却推荐管仲,称他在各方面都胜过自己。小白最初不愿,认为管仲曾是自己的敌人。鲍叔牙耐心地向小白解释:“这是因为他当时要忠于他的主人纠。”小白最终接受鲍叔牙的建议,召回管仲,并任命他为宰相。管仲果然全力以赴,将齐国治理得繁荣昌盛。
后世的人们在赞美深厚友谊时,常常引用“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这不仅反映了友谊的伟大,也体现了知人善任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