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2. 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传统历法,月相是人们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
3.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即朔望月,这是农历一个月的平均长度。
4. 当月亮位于日地之间,朝向地球的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即新月,对应农历初一。
5. 当月亮位于太阳相反方向,地球处在日月之间时,人们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即满月,对应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6. 如果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日地之间时,三者会处在一条直线上,发生日食。
7. 每逢农历十五或十六,地球处在日月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月亮处在地球影子里面,发生月食。
8.但实际上,地轨和月轨相互倾斜成5°9'的交角,因此在朔日和望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9. 只有当月亮在朔日运行到地轨平面与月轨平面交界线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
10. 同样地,当月亮在望日运行到月轨与地轨的交界线附近时,才会发生月食。
11. 这就是为什么并非所有农历初一都有日食,以及所有农历十五或十六都有月食的原因。
12.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