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表明,清朝晚期的火炮技术并未超越明末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退步。这种退化是在清朝统治者固守传统思维方式,忽视西方火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 清朝初期,火器的发展受到了理学兴起的影响。明军利用红夷大炮取得了对阵后金军的胜利,并可能导致努尔哈赤的死亡。但此后,清朝统治者并未深入研究哲学或理学,而是专注于儒家学说。
3. 明朝时期的火器发展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继承元朝的技术,二是引进西方已被淘汰的火器。尽管如此,火器的威力仍然被清朝统治者所认识,他们因此建立了自己的火器部队。
4. 清朝在几十年间缴获了近50万件各类火器,并在沈阳等地俘获了明军的火炮手。然而,清朝统治者出于对汉族的反抗情绪,全面禁止火器的发展和使用。
5. 当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先进火器时,清军的火器显得落后,仅相当于欧洲16世纪中期的水平。尽管火器在清朝军队中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高于明朝,但技术上的落后仍然显而易见。
6. 有观点认为清朝火器的落后是因为缺乏对火器技术的继续发展。清朝的火器,如红春蚂雀衣大炮,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技术优势。
7. 西方国家的航海探险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而当地球仪传入中国宫廷时,清朝统治者并未产生强烈的思想冲击。他们对西方的创新态度冷淡,未能有效吸收和借鉴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