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包括勤奋者、奋斗者、贡献者,以及懒散、不作为、胡乱作为的人。若仅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区分成员的行为和贡献,不给予勤奋者、奋斗者、贡献者应有的激励和回报,不对懒散和不作为的人进行惩罚和淘汰,会导致优秀的人才受到不公平对待,而劣质员工得以存续。这样的氛围可能使企业成为低效和无能的滋生地,最终削弱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必须内部激发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外部保持其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和激励那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以奋斗者为核心的人才机制和文化环境,让那些不愿努力和不能创造价值的人感到不适并自然被淘汰,同时让那些真正奋斗和创造价值的员工得到认可和快乐。
奋斗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忠诚的奋斗者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每一位奋斗者都是企业最值得尊敬的伙伴,是共同面对困难、实现企业长远目标的关键力量。那么,什么是奋斗者?奋斗者有哪些标准?我认为,每个组织成员都有潜力成为奋斗者,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奋斗者。奋斗者至少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 拥有使命感和持续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斗者怀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是使命驱动的实践者,他们为了信念和使命而工作,不畏艰难,愿意持续奋斗。
2. 共享价值观,擅长团队合作,乐于集体奋斗。奋斗者不是孤军奋战的人,而是那些基于共同价值观,既发挥个人优势,又融入团队,协同合作的人。
3. 乐于奉献,多付出,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并致力于终身奋斗。奋斗者不先考虑组织给予自己什么,而是先考虑自己为组织贡献了什么。
4. 拥有强烈的工作意愿、能力、业绩和贡献,是持续的价值创造者。奋斗者不是懒散的人,而是有强烈的工作欲望,有能力担当责任,能够不断创造业绩的人。
5. 乐于接受挑战,勇于自我批判,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奋斗者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愿意接受挑战,自我批判,保持高标准,不断超越自我。
企业要构建以奋斗者为本的人才机制,为奋斗者提供实现激情和成功人生的广阔舞台,创造成长和事业成功的环境,激励奋斗者发挥潜能,持续创造高绩效,真正尊重和认可奋斗者,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