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释下列成语故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03 13:05:44
文档

解释下列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描述苻坚与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王师,见晋兵阵容严谨,误将山上摇动的草木认作士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所言,表示愿意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用马革裹尸表示战死沙场,形容英勇无畏。赤膊上阵:东汉末年,马超与曹操作战,曹操的猛将许褚脱去盔甲,裸露上身,与马超搏斗,形容战斗中格外勇猛。乌合之众:指像暂时聚合的乌鸦一样,比喻组织松散、纪律混乱的一群人。语出《后汉书·桓温传》,形容队伍不成气候。打草惊蛇:出自《唐书·王播传》,原意是指打草时惊动了藏在草中的蛇,后比喻做事不密,使对方有所警觉。四面楚歌:描述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周楚地的歌声,感到孤立无援。后来用此成语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推荐度:
导读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描述苻坚与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王师,见晋兵阵容严谨,误将山上摇动的草木认作士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所言,表示愿意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用马革裹尸表示战死沙场,形容英勇无畏。赤膊上阵:东汉末年,马超与曹操作战,曹操的猛将许褚脱去盔甲,裸露上身,与马超搏斗,形容战斗中格外勇猛。乌合之众:指像暂时聚合的乌鸦一样,比喻组织松散、纪律混乱的一群人。语出《后汉书·桓温传》,形容队伍不成气候。打草惊蛇:出自《唐书·王播传》,原意是指打草时惊动了藏在草中的蛇,后比喻做事不密,使对方有所警觉。四面楚歌:描述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周楚地的歌声,感到孤立无援。后来用此成语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函谷关地势险要,一人守关,万人难以攻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里的自然环境和军事重要性。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描述苻坚与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王师,见晋兵阵容严谨,误将山上摇动的草木认作士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
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所言,表示愿意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用马革裹尸表示战死沙场,形容英勇无畏。
赤膊上阵:东汉末年,马超与曹操作战,曹操的猛将许褚脱去盔甲,裸露上身,与马超搏斗,形容战斗中格外勇猛。
乌合之众:指像暂时聚合的乌鸦一样,比喻组织松散、纪律混乱的一群人。语出《后汉书·桓温传》,形容队伍不成气候。
打草惊蛇:出自《唐书·王播传》,原意是指打草时惊动了藏在草中的蛇,后比喻做事不密,使对方有所警觉。
四面楚歌:描述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周楚地的歌声,感到孤立无援。后来用此成语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用兵如神:出自《水浒传》,形容指挥作战如同神明,善于调动兵力。
有勇无谋: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指只有勇气而没有智谋,形容人鲁莽冲动。
坚壁清野:出自《三国志·魏书·荀攸传》,形容作战时加固壁垒,清除野外的粮食,使敌人难以获取给养。
揭竿而起:出自《过秦论》,描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砍木为兵,揭竹为旗,后来用此成语比喻人民起义。

文档

解释下列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描述苻坚与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王师,见晋兵阵容严谨,误将山上摇动的草木认作士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所言,表示愿意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用马革裹尸表示战死沙场,形容英勇无畏。赤膊上阵:东汉末年,马超与曹操作战,曹操的猛将许褚脱去盔甲,裸露上身,与马超搏斗,形容战斗中格外勇猛。乌合之众:指像暂时聚合的乌鸦一样,比喻组织松散、纪律混乱的一群人。语出《后汉书·桓温传》,形容队伍不成气候。打草惊蛇:出自《唐书·王播传》,原意是指打草时惊动了藏在草中的蛇,后比喻做事不密,使对方有所警觉。四面楚歌:描述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周楚地的歌声,感到孤立无援。后来用此成语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