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古代,"商"和"贾"两个字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活动。古语中有“行商坐贾”的说法,暗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2. “行商”指的是那些走街串巷、流动贩卖商品的人。而“坐贾”则指那些在固定地点设摊或开店贩卖商品的人。
3.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和“贾”这两个词逐渐合并使用,泛指所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4. 在上古时期,物品的交流主要是为了互通有无,此时的人们需要对物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估,这被称为“商”。
5. 当涉及到对物品的价值进行估算时,称之为“贾”。这两个步骤完成后,就会进行相对公平的交易。
6. 最初的“商”和“贾”所代表的含义随着语言和文字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其本义逐渐丧失。
7. 《易经》中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描述了在中午时分,人们聚集在市场进行贸易活动,以物易物,满足各自的需求。
8. 有学者认为,舜帝是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的商贾,这表明商业活动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逐渐发展演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