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麦全蚀病:这种疾病的初期迹象包括植株矮小和叶片逐渐变黄,随后根部开始腐烂并出现黑色斑点。地上部分可能会出现枯萎的白穗。
2. 小麦纹枯病:感染该病后,茎秆上会出现灰白色的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病斑会侵入茎秆,导致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的枯萎穗。
3. 小麦根腐病:当这种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成片地干枯死亡。
4. 小麦赤霉病:病菌会侵入穗轴或穗茎,导致上部小穗枯死。
一、小麦死穗是由哪些病害引起的?
1. 小麦全蚀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根部会出现黑褐色,植株变得矮小且分布稀疏,叶片从下往上逐渐变黄。随着病情的恶化,根部会腐烂并形成黑脚,最终在地上部分形成枯萎的白穗。
2. 小麦纹枯病:感染该病后,茎秆上会出现灰白色的病斑,随后病斑会侵入茎秆,导致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的枯萎穗。
3. 小麦根腐病:病菌最初会侵染根部和幼苗,当病情严重时,会出现枯萎的白穗,并导致成片的植株死亡。
4. 小麦赤霉病:在病害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苗腐和茎腐,而在后期则主要表现为穗腐。病菌侵入穗轴或穗茎后,会导致上部小穗枯死。
二、小麦死穗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 原因:
- 地下害虫:除了病害,地下害虫也会咬坏小麦的根茎,导致植株死亡。
- 机械损伤:在农事活动中,如中耕、追肥、施药、灌溉等,如果不小心可能会折断小麦的茎秆,破坏传输组织,导致植株死亡或穗死亡。
- 自然灾害:小麦遭受强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时,也容易造成死穗。
2. 防治方法:
- 在播种时使用2.5%的适乐时拌种,每公顷使用150毫升来防治全蚀病。
-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公顷喷洒2.5%的禾果利300-450克来防治纹枯病;每公顷喷洒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来防治根腐病。
- 每公顷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来防治赤霉病。
- 防治地下害虫时,每公顷可以使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60公斤拌细干土300-450公斤,在犁地前均匀撒施。
- 在进行农事活动时应尽量小心,避免造成人为的机械损伤,并科学管理小麦田,防止小麦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