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孩子的饮食和穿着方面,父母都会非常小心。不合适的鞋码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各种伤害,因此在选择儿童用品时必须非常谨慎。
2. 鞋码与尺码的关系:儿童鞋码33通常对应的是21.5厘米。在国际上,鞋码的单位主要有欧制尺码、美制尺码和毫米数。33码是欧制码,其他单位的换算方式如下:
- 厘米数乘以2再减去10得到欧制码;(欧制码+10)除以2得到厘米数。因此,33码的厘米数为(33+10)除以2,即21.5厘米,这也等于我们常说的215码(毫米单位)。
- 厘米数减去18再加上0.5得到美制码;(美制码-18)加上0.5得到厘米数。所以,33码对应的美制码为21.5减去18再加上0.5,即4美制码。美制码即US码/USA码,一些来自美国的品牌通常使用美国码。
- 厘米数减去18得到英制码;(英制码+18)得到厘米数。因此,33码对应的英制码为21.5减去18,即3.5码英制码。英制码即UK码,一些来自欧洲的品牌通常使用英国码。
3. 选择童鞋的注意事项:童鞋的尺码与成人鞋码标准不同。因此,在选择童鞋时,应先量取孩子的脚长,根据季节适当增加放量,然后根据鞋子内长进行选择。不能仅凭经验,因为孩子的脚每天都在变化。
4. 鞋子的放量方法:
- 穿薄袜子时,净脚长加0.5至1.0厘米等于鞋内长;
- 穿厚袜子时,净脚长加1.0至1.5厘米等于鞋内长;
- 鞋背较低时(穿薄袜子),净脚长加0.5厘米等于鞋内长;
- 鞋背较高时(穿薄袜子),净脚长加1.0厘米(至少加量)等于鞋内长。
5. 鞋子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学步或脚的发育。具体加多少长度,取决于家长是否希望孩子穿得宽松或紧身。家长亲自量取尺寸,了解孩子的脚型,因此是选择鞋码的最佳人选。店主只能提供建议。
6. 选择鞋码的重要标准是孩子的脚长和脚的胖瘦,而不是年龄。婴儿鞋子的防掉技巧:
1. 选择合适的鞋子:想要防止宝宝的鞋子脱落,首先要确保购买合脚的鞋子。家长不应因为孩子脚长得快就购买过大或过长的鞋子,这样会导致孩子穿鞋不适,甚至引发如偏跟、扁平足等问题。即使是成年人,穿上不合脚的鞋子也容易脱落。
2. 穿多层袜子:给宝宝多穿袜子可以增加袜子和鞋子之间的摩擦力。穿上多层袜子后,再穿上鞋子,鞋子的空间会变小,从而减少脱落的可能性。但要注意,袜子不宜过厚。
3. 将袜子套在鞋子外面:这种方法虽然影响美观,但却是防止鞋子脱落的好方法。冬天可以选择厚棉袜,春秋季节可以选择薄袜子,夏天可以选择丝袜。袜子要选择松紧合适的,以确保能包裹住孩子的脚和鞋子,防止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