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之战,参战总兵力约14万。200年,曹操与袁绍在此战中对峙,曹操大约部署了3-4万兵力,而袁绍大约投入了10-11万兵力。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奠定其在北方的主导地位。
赤壁之战,参战总兵力约25万。208年,曹操的20万大军与联合孙刘的约5万军队在赤壁交战。尽管《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兵力数以百万计,但实际数字显示双方兵力合计约为25万。此战,曹操败北,三足鼎立的局面随之形成。
汉中之战,参战总兵力约33万。这场始于217年的战斗,曹操的20万大军对抗刘备的12-13万军队。经过两年的激烈战斗,双方合计投入32-33万兵力。最终,刘备取得胜利,其势力达到顶峰。
第六次合肥之战,参战总兵力超40万。253年,吴国诸葛恪的20万大军攻打合肥,遭到魏国司马孚的20万大军解围。此次战役,双方合计投入超过40万兵力,吴军最终失败。
寿春之战,参战总兵力达56万。257年,魏国司马昭的26万军队对抗准南诸葛诞的20万军队和孙琳的10万军队。这场战役,总兵力高达56万,最终以魏军的胜利告终,巩固了司马家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