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您要的物理重点内容改写后如下,共有26个条目,每个条目一段,条目之间换行,保留了原来的编号:
1. 初二上册物理重点内容改写
2.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4.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5.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6.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质,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7.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8.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9.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空气)的速度是3×10^8米/秒。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0.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
1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12.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4.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5. 天文望远镜分托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托普勒望远镜的原理是目镜焦距小,物镜焦距大,物镜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几乎在焦点上,从而显倒立缩小实像,目镜在此基础上呈放大的虚像,即f1+f2。伽利略望远镜目镜呈放大虚像,即f1-f2。
16.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17.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18.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9.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0.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21.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同向时的合力为F=F1+F2,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
22.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主单位是米。
23.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4.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 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25.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测量工具是天平。
26. 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