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测量小腿围应在小腿肚最粗壮的地方进行。
2. 测量时,被测者需两腿开立,与肩同宽。
3. 测量者用带尺以水平位置围绕小腿最粗壮处一周进行计量,测量单位为厘米(cm),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5cm。
4. 小腿围与个人身高相关,一般而言,小腿围约为身高的20%。
5. 健康美腿的标准之一是小腿肚与脚踝的粗细差约为15厘米。
6. 另一个标准是大腿围度,计算公式为身高(cm)×0.26+7.8。
7. 小腿围度的计算公式为身高(cm)×0.18,理想比例约为身高的17%-21%。
8. 脚踝围度可通过小腿围度(cm)×0.59来计算。
9. 理想的美腿围度如下:大腿的理想尺寸为身高x(0.29至0.3)cm,小腿的理想尺寸为身高x(0.2至0.21)cm,脚踝的理想尺寸为身高x0.118cm。
10. 研究显示,当腿围小于60cm时,腿围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总死亡率呈负相关。
11. 也就是说,大腿较细可能与较短的寿命相关。
12. 然而,这一结论基于腿围60cm作为限定。
13. 若腿围超过60cm,腿围较粗则不再有任何益处。
14. 实际上,过胖和过瘦都可能对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15. 有研究指出,下肢细弱与裂皮二型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16. 对于梨型身材的人来说,即上半身较瘦、下半身较胖,这种情况可能没有苹果型身材——即腹部肥胖——那么危险。
17. 两种身材即便体重指数州嫌相同,苹果型身材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