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创业过程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不足的挑战时,获取资金支持的根本途径包括:
1. **政策基金**: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是创业者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优势在于资金来源可靠,无需担心信用问题,且通常无需支付筹资成本。然而,这类基金的申请流程严格,且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有限,创业者需与其他申请者竞争。
2. **亲情融资**:向亲朋好友借款是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之一,通常无需承担利息,筹资速度快、风险小、成本低。但这种方法可能给借款人带来资金风险,创业失败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
3. **合伙融资**:通过寻找合伙人,可以共同投资、经营、分担风险和分享利润。这种方式不仅能筹集资金,还能充分利用人才和资源,加快形成生产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不过,合伙人之间可能因意见分歧和权利义务不均而产生矛盾,影响合作稳定性。
4.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关注高新技术和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创业者若要获得风险投资,不仅需要有吸引人的技术,还需要明确的盈利模式和强大的团队。只有极具潜力的创业者才可能吸引风险投资家的关注。
5. **金融机构贷款**:银行贷款是创业者的常见选择,包括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贴现贷款等。贷款的优点是利息可抵扣税,成本低,运营良好的企业可续贷。但缺点是需提供抵押品,且需有自筹资金。
6. **股权出让融资**:通过出让部分股权,企业可以筹集所需资金。投资者成为股东后,企业股东关系、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创业企业在进行此类融资时必须谨慎。
7. **创业板上市融资**:这是创业融资的最高阶段,通过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企业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资金支持。创业板主要服务于高科技、高成长性的公司,尽管这些公司可能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拥有良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