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有效防治芦苇,可在玉米苗期使用硝磺草酮与烟嘧磺隆混合搭配,并加入莠去津进行喷雾处理(注意:此方法不宜用于糯玉米)。此外,对于分布集中的芦苇区域,可以采取人工挖掘方式彻底清除芦根,或利用大型收割机械进行集中清理和搬运。
2. 一种有效的注射方法是使用10%草甘膦溶液,按照1:1的比例稀释后制成母液。在刈割芦苇后,将药液注入芦苇节间的空心部分,每株注射5毫升。注射后第二天,芦苇叶片通常会开始变黄,大约两周时间后,地面上的茎杆会完全枯萎。次年当零星芦苇出现时,可重复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扩展资料:
芦苇难以清除的原因包括:
1. 芦苇具有假死性,即使叶片受到药害,茎杆内仍会分泌物质导致叶片脱落,药剂难以通过维管束传导到根部,因此药效短暂,茎杆发黄后新的枝叶仍会从腋芽处生长出来。
2. 芦苇表皮具有防水防渗的腊质层,药剂很难透过表皮渗透到维管束内,因此直接用药效果不佳。
3. 芦苇拥有发达的根系,根茎向斜上、斜下和横向三个方向生长,这使得芦苇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根状茎生命力强,即使在地下埋藏1米甚至更深,一旦条件适宜,仍可长成新的枝条。同时,芦苇也能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
- 百度百科-芦苇
-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消除芦苇隐患保线路平安
- 圆明园:以后清理芦苇每年4月底前完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