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态度和行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06 09:46:52
文档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人们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对于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讨论通常强调了外部社会因素,如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却忽略了内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呢?结合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预测可能会更准确。内隐态度的独立标记是亚皮层的脑活动,这种活动是不费力的习惯性的。观察个人总体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一行为时,预测会更加准确。具体来说。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相关。3、强有力的态度能更好地预测行为。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行为可以塑造态度。1、角色扮演: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的态度。行为是个人和情境的共同产物。
推荐度:
导读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人们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对于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讨论通常强调了外部社会因素,如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却忽略了内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呢?结合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预测可能会更准确。内隐态度的独立标记是亚皮层的脑活动,这种活动是不费力的习惯性的。观察个人总体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一行为时,预测会更加准确。具体来说。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相关。3、强有力的态度能更好地预测行为。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行为可以塑造态度。1、角色扮演: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的态度。行为是个人和情境的共同产物。


我们个人的信念和感受决定了我们的公开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通常根植于个体的信念,并表现在个体的感受或行为倾向中。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人们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对于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讨论通常强调了外部社会因素,如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却忽略了内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呢?结合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预测可能会更准确。内隐态度的独立标记是亚皮层的脑活动,这种活动是不费力的习惯性的。观察个人总体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一行为时,预测会更加准确。具体来说: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相关;
3、强有力的态度能更好地预测行为。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行为可以塑造态度。
1、角色扮演: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我们的态度。行为是个人和情境的共同产物。
2、言语变成信念:当一个人的话语缺乏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言语就会变成信念。例如,当我们口头支持我们所怀疑的事情时,心理会产生不安,然后会开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3、登门槛现象: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有效的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包括低价法策略,即刚开始以低价同意成交,在成交的过程中逐步取消优惠,顾客依然会购买。
4、行为决定态度的定律也会引发不道德的行为。邪恶有时候也会来自逐渐升级的承诺。邪恶行为影响态度的另一途径是我们不仅伤害我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我们伤害的人。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理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表里如一。但是,自我表露理论不能解释所有态度变化,比如当面临一些根本不知道自己过去行为的人时,我们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2、认知失调理论:当两种想法或信念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我们就会调整自己的想法。该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3、自我知觉理论: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当我们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倾听自己的语言,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可以揭示自己的信念坚定。
四、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文档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人们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对于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讨论通常强调了外部社会因素,如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却忽略了内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态度可以预测行为呢?结合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预测可能会更准确。内隐态度的独立标记是亚皮层的脑活动,这种活动是不费力的习惯性的。观察个人总体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一行为时,预测会更加准确。具体来说。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相关。3、强有力的态度能更好地预测行为。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行为可以塑造态度。1、角色扮演: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的态度。行为是个人和情境的共同产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