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城市夫妻分享了他们改造老房子的故事,这些改造项目在室内融入了园林元素,使之既具备现代生活的便利性,又不失传统宅院的情趣。张波和张清帆在北京的家通过设置吊桥和木屋,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打造出一座室内“小园林”。他们保留了墙体的红砖与水泥原始质感,并将餐桌设计得既美观又节省空间,悬挑效果通过焊接技术实现。二层的吊桥和木屋增添了空间趣味性,为家庭生活带来新鲜感和活力。
在上海,邱先生的住宅经过建筑师宋小超的改造,以中心性空间和环形动线为特色,将家庭成员的联系更加紧密。书房作为精神中心,采用可开合窗格和谷仓门,既保证了光线的柔和变化,又维护了私密性和开放性。整个房子的设计着重于内外连接和层次感,曲折的路径和光影效果创造了一种游园体验,满足了家庭成员的多样化需求。
宁波的林卫平则通过错层设计和引入自然光,创造了从地下室到顶层的“爬山”体验。天窗和中庭的设置使空间层次丰富,光线变化显著。地下室的镜面设计与躺椅提供了休闲空间,而一层的客厅和餐厅通过挑高设计和南北通透的框景,营造出“庭院深深”的氛围,展现了传统园林文化的现代诠释。
这些改造实践不仅展示了夫妻们在室内设计上的创新和探索,也反映了对传统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家作为生活和精神空间重要性的认识。改造过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对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和实践,为现代家庭居住环境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