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民法典第20条解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06 09:41:42
文档

民法典第20条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这一条款界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水平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我国,公民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满足两个条件: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能够准确理解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也将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确赋予,不由个人意志决定;二是民事主体应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三是有权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从十岁调整为八岁,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保持不变,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
推荐度: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这一条款界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水平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我国,公民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满足两个条件: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能够准确理解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也将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确赋予,不由个人意志决定;二是民事主体应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三是有权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从十岁调整为八岁,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保持不变,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这一条款界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水平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我国,公民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满足两个条件: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能够准确理解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也将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确赋予,不由个人意志决定;二是民事主体应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三是有权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从十岁调整为八岁,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保持不变,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文。若需深入了解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文档

民法典第20条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这一条款界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水平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我国,公民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满足两个条件: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能够准确理解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本人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也将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法律明确赋予,不由个人意志决定;二是民事主体应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三是有权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从十岁调整为八岁,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保持不变,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况正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