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猴王孙悟空诞生时被称为石猴,后来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成为众猴之王。他觉得“石猴王”之名不搭蚂佳,便去掉了“石”字,自称为美猴王。花果山的猴子们因此通常称他为“大王”或“美猴王”。
2. 弼马温孙悟空首次被天庭招安,担任的职位是弼马温,属于御马监正堂管事。手下有监丞、监副、典簿、力士等官员,负责照管天马。据《西游记》注释者黄肃秋所说,弼马温这一职位灵感来源于民间传说,认为猴子能防止马瘟。猪八戒或下凡的妖怪有时会称呼孙悟空为“弼马温”。
3. 齐天大圣孙悟空反叛天庭后,自封为齐天大圣,后来这一称号得到天庭的默认。尽管他被镇压,但天庭未收回这一名号,因此许多天庭官员仍称他为“敏枝答齐天大圣”或“大圣”。
4. 泼猴“泼猴”一词常用来形容孙悟空,尤其在他在惹祸之后。第一个这样称呼他的是他的师傅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学艺期间,祖师曾指着他责备说“你这猢狲”。
5. 孙行者行者意为走路的人或未剃度的佛教信徒。孙悟空成为唐僧的徒弟并随其西行取经后,人们常称他为孙行者。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曾自创“者行孙”这一别名。
6. 孙长老孙长老是对孙悟空的一种尊敬称呼,多见于寻求他帮助的王公贵族或富户地主。这与“孙行者”的含义相近,但更显得尊敬。
7. 斗战胜佛孙悟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后,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这一称号与“齐天大圣”不同,它是佛教中“三十五佛”之一,位列第三十一位,是一个真正的佛号,显示了如来佛祖对孙悟空的认可和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