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海波平,瑶台有路。细思量,本该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不知何处寻。
晏殊,字同叔,号珠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流传,以婉约、含蓄而著称。其中,《踏莎行·碧海无波》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佳作。
在这首词中,晏殊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曲折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悔恨与思念。词的上片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起兴,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的世界,其中“意中人”与自己本可以飞翔。然而,“当时轻别”,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如今只能面对“山长水远”的无奈。
下片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凄凉。晏殊用“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形容离别后的情景,显示出一种深沉的孤寂。他问道:“红笺小字凭谁附?”表达了对与“意中人”通讯的渴望。而“高楼目尽欲黄昏”,更是写出了一种无尽的等待与失望。
晏殊的这首词,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语言优美,充满韵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他将离别的苦楚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也反映了晏殊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和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