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原石的种类及特点
1. 原生山岩玉与次生砾石玉
翡翠原石主要分为原生山岩玉和次生砾石玉两种。原生山岩玉,或称岩石玉,是指未经风化或风化较少的翡翠原石,它们通常保留了原始的岩石结构。次生砾石玉,则是由原生翡翠经过水流冲刷和沉积形成的,具有不同的风化层和结构特征。
2. 五种翡翠原石
根据形成环境,翡翠原石可以细分为原生无皮石、山石、半山半水石、水石以及水翻砂石。原生无皮石来自原生矿床,没有外皮,玉质直接暴露。山石原石通常有一层薄风化皮,外观多棱角。半山半水石指的是那些曾经暴露在山坡或河滩上,部分经过风化,部分未受影响的翡翠原石。水石是完全由河流冲刷形成的沉积型翡翠原石,而水翻砂石则是被水流带到河岸边的翡翠原石。
3. 翡翠原石的品种
翡翠原石的颜色和质地变化多端,常见的品种包括翠玉、翠阳、翠雾、翠冰、翠林和翠墨等。这些品种根据其特定的颜色和透明度来区分。翠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例,以其油绿的色泽和细腻的质感著称。
4. 翡翠原石的质地与分类
翡翠原石的质地是区分其等级的重要因素。老种翡翠质地细腻,晶体颗粒细小,触感冰凉;而嫩种翡翠质地粗糙,晶体颗粒较大,触手有明显颗粒感。翡翠原石的种类还包括了根据其外表特征命名的山石、水料、半山半水石等。山石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岩石特征,水料则完全由水流作用形成。
5. 翡翠原石的皮壳特点
翡翠原石的皮壳是由长时间地质作用留下的残余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和钠,还含有少量的硅石英等物质。皮壳的形成是经过多年的风化逐渐演变而来。
6. 翡翠原石的鉴别
翡翠原石鉴别时,应注意原石上的小皮,也称为开小窗,商人会开一小块皮以展示里面的玉质。此外,要注意开口周边的粘合痕迹和温差变化的影响。
7. 翡翠原石的造假
翡翠原石市场上存在造假现象,如在低档翡翠上切小口粘贴高翠薄片以假充真。鉴定时需仔细检查开口周边的痕迹和缝隙形态。
8. 翡翠原石中的“龙水”概念
在翡翠原石中,“龙到之处必有水”指的是翡翠中的绿色(龙)所在之处,其水头(透明度)通常较好。
9. 翡翠原石的等级分类
翡翠原石的等级分类包括a货、b货、c货、b+c货等,这些分类主要基于其处理方式和质地等级。
10. 翡翠原石的复杂性
翡翠原石的种类繁多,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鉴别需要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