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均属于酸性火山岩玻璃质熔岩,经高温焙烧后能够膨胀,形成多孔的轻质骨料和优良的油脂轻型绝热隔声材料。这三种岩石中,以珍珠岩为原料的制品最为常见,统称为膨胀珍珠岩,简称珍珠岩。
二、矿物岩石学特征
珍珠岩是一种酸性火山喷发物,迅速冷却形成玻璃质岩石,因其独特的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矿主要包括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它们根据不同的冷凝作用形成不同的特征,如珍珠岩的圆弧形裂纹、松脂岩的松脂光泽以及黑曜岩的玻璃光泽和贝壳状断口。珍珠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K2O、Na2O、MgO和H2O,具有块状、多孔状、浮石状等形态,颜色多样,以灰白—浅灰色为主,具有玻璃光泽到珍珠光泽。
三、用途
珍珠岩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用于制氧机、冷库、液氧液氮运输的保温隔热;作为酒类、油类、药品、食品、污水等产品的过滤介质;在橡胶、油漆、涂料、塑料等领域作为填充料及扩张剂;还可用作炸药敏化剂、吸附浮油、农业改良土壤等。珍珠岩及其制品以其保温性能外,还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吸湿量小和无毒、无味、防火、吸声等特点,在建筑工业中尤为常用。
四、地质特征
珍珠岩矿床主要由珍珠岩构成,部分松脂岩和个别的黑曜岩也可构成具有加热膨胀性能的矿床。这些岩石均是由熔岩流快速冷凝而成的火山玻璃质岩石,水分含量有所不同。根据火山作用类型,珍珠岩矿床可分为喷溢型、爆发型和侵入侵出型三类。
五、矿床分布
我国的珍珠岩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生代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由于板块的拉张、挤压,地壳活动频繁,各类岩浆大量喷发,因此在侏罗系、白垩系、古近-新近系、第四系内均有珍珠岩矿床发现。我国珍珠岩矿床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至南海海滨和海南岛的火山岩带,划分为大兴安岭、燕山、东北北部、山东和东南沿海五个亚带。
六、可供资源
据国土资源部资料,全国已探明珍珠岩矿25处,查明资源储量约3×10^8t,其中河南省信阳地区资源储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3。其他如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山西、浙江、山东等省区储量也丰富。自1996年以来,珍珠岩生产以保温材料为主体,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近十年来,随着墙体材料改革和新型轻质材料的发展,江南地区珍珠岩生产企业增多,产量显著增长。尽管珍珠岩应用广泛,但也面临材料替代的挑战。未来,珍珠岩在滤纸、园艺、填料等领域的进一步利用,将推动我国珍珠岩工业的发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