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底,秘鲁爆发了30多万例霍乱病例,疫情迅速蔓延到邻近国家。公共卫生专家指出,这可能与当地许多地区未使用氯消毒饮用水有关。然而,一些地区出于防病目的放弃了氯消毒,因为他们担心氯的副产物可能致癌。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研究发现,氯与未经处理的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会生成氯仿等有害副产物。美国癌症研究所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氯仿的致癌性,这引发了对氯消毒饮用水与膀胱、结肠和直肠癌高发关联性的担忧。因此,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多年前开始制定限氯标准,以降低饮用水中副产物含量,其中对三卤甲烷(如氯仿)的限制为每升80毫克,对溴化盐和卤乙酸等其他有害副产物也进行了限制。
然而,一些科学家对减少氯消毒副产物的措施表达了担忧。他们指出,由于各地水源质量差异大,水中有机物成分含量不同,加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含量也各不相同。加氯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标准难以掌握。此外,加氯消毒的副产物中,一些未知的物质,如溴化三卤甲烷,比已知的三卤甲烷毒性更大。减少一种副产物的总含量可能会改变化学物的平衡关系,最终反而增加最令人担忧的物质的含量。
尽管加氯消毒可能带来副产物致癌的担忧,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不必过分恐慌。科学家已经尝试过其他净化水方法,如紫外线消毒和臭氧处理,但这些方法要么成本过高,要么效果不佳。相比之下,加氯消毒不仅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而且效果显著。英国科学家约翰·法韦尔强调了继续加氯消毒的重要性。他指出,过去50年间英国发生的10次饮水引起的传染病疫情中,有8次是由于加氯消毒不良所致。他断言,喝经过加氯消毒的水比喝未经处理的水更安全。
因此,只要符合安全标准的加氯自来水,人们应该放心饮用。放弃加氯消毒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秘鲁疫情的蔓延就是一个教训。加氯消毒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的饮用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