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你需要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说数B能整除数A,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例如,8÷2=4,那么8就是2和4的倍数,2和4是8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A是倍数,B是因数。
其次,记得记住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还要弄清奇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质因数、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这部分内容需要详细理解,你可以参考课本自行学习。
选择题:
1. 15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
①1 ②3 ③5 ④15
2. 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
①素数 ②因数 ③质因数
3. 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
①6 ②12 ③24 ④144
4. 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
①120个 ②90个 ③60个 ④30个
5. 自然数中,凡是17的倍数( )。
①都是偶数 ②有偶数有奇数 ③都是奇数
6. 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
A 18 B 36 C 40
7. 两个素数的和是( )。
A 偶数 B 奇数 C奇数或偶数
8.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 )。
A奇数和偶数 B素数和合数 C素数、合数、0和1
9. 1是( )。
A 素数 B 合数 C 奇数 D 偶数
10. 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
A 倍数 B 因数 C 自然数
11.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
A 18 B 120 C 75 D 810
应用题:
1. 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2. 当a分别是1、2、3、4、5时,6a+1是素数,还是合数?
3. 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4. 小朋友到文具店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134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