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园旁的“何氏豆腐”是成都的必尝之地,推荐他们的“番茄豆腐”,口感鲜美。
在高升桥的七道堰街(交警总队宾馆前面),有一家名为豆花饭的小店,酸菜豆花三块五一人,荤豆花五块五一人,豆花和饭随便吃,特别推荐鲜肉圆子和酥肉,非常美味。
紫荆南路的一排重庆火锅店,味道、价格、服务都很好,是吃火锅的好去处。
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有一家荞面店,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玉林华兴煎蛋面附近的中餐馆,招牌肉园子非常好吃。
长顺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点以后去就没有位置了。
温江公平镇的“胬菜一绝”,沿街摆满超过200张桌子,非常热闹。
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锅鱼,6点以后去排队要排2个小时才能吃上。
望平街成华国税旁的川东人家,鸡杂隈锅好吃到让人无法抗拒。
东城根街北沿线的菌王火锅,汤鲜菌嫩,营养丰富,值得一试。
包家巷有个小馆子“罗羊肉”,当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非常美味。
文化宫背后旦旦面那条小巷里的沙锅饭,冬天去吃非常合适。
会展中心背后有两家川菜很有名,“朋辈餐”当家菜牛肉园子汤和凉拌白肉,非常好吃。
红删福川菜馆的每道菜都别具风味,“酸辣荞面”、“土豆番茄汇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红汤饺”、“凉拌萝卜干”都非常爽口。
菊乐路上的“宣兔头”,双南小区的“周大妈”兔头别有风味。
清江路上的“盆盆虾”、“板凳抄手”都是不错的选择。
槐树街的“叶抄手”已经不再营业。
会览中心旁的“朋辈餐”只两道菜好吃:元子汤和鸡米芽菜。
水碾河东北角的面馆,晚去可能没面了。
游乐园后门旁边的灌汤包子非常好吃。
鹅掌汤锅味道也不错。
新华职高门口的烧烤,绝对巴适,但不确定是否还在营业。
青羊小区有一家简陋但味道极好的串串香。
猛追湾街上的玉排骨,沙锅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棕北的跳跳鱼,白汤熬的鱼蘸碟子吃,非常嫩。
青龙巷的“叶鸭子”,典型的四川烤鸭,老板很牛,只有中午才能吃到。
人南路的“蒋烤鸭”已经拆迁到武侯大道。
烟袋巷的“牛肉火锅粉”,好吃,但可能已经消失。
温江通往金马的路上,有个农家乐卖“蒙氏叫化鸡”,非常好吃。
光头香辣蟹虽然在外地比较有名,但个人认为现在已不如从前。
辣王炒地龙虾非常受欢迎。
肥兔火锅味道很好,但内部小偷众多,已不再光顾。
都江堰夜啤酒上的“荞面馍馍”非常受欢迎。
红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朋友每次出差都会带过去。
胖大姐黄辣丁在90年代初就有了,但最近生意又火爆起来,新菜“家常水米子”值得一试。
峨嵋和乐山高速路交界处的野生黄辣丁,绝对值得一试。
西坝豆腐在乐山大佛对面码头处,有道乐山本地菜:“钵钵鸡”,非常好吃。
西延线红光镇的“蒋排骨”,排骨少吃一点,多喝两碗稀饭,非常巴适。
署前街口的无名包子铺,包子味道极好,以前读13中时经常去。
光头鱼火锅用花链肉烫,非常正宗,但相对辣一点,铺面很小,稍晚就没有位置了。
乐山牛华麻辣烫用沙锅堡汤料,比玉林麻辣烫好吃卫生。
肖家河沿街的3家连着的烧烤铺,味道还可以,但个人认为成都的烧烤麻辣偏重,不如云南和海南的好吃。
北门张家巷的“江门荤豆花”,两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鱼香茄子”,非常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