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学名为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尤其是体质较弱者,感冒病毒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导致疾病。体质差的人群免疫能力较弱,面对病毒时无法有效抵御,因此容易感染。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组成,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为上呼吸道,而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肺主要由主支气管在肺内的分支和肺泡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感冒根据症状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还有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普通感冒通常称为鼻伤风,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以急性鼻炎为主要症状,初期表现为鼻腔干燥、频繁打喷嚏,随后出现水样鼻涕,鼻涕逐渐变黄、黏稠,易鼻塞。部分人会发烧,但体温通常低于38℃。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与丙型,甲型病毒传染性最强,每10年变异一次,引发全球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发病急剧,症状包括寒战、高烧、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腰痛、全身无力,发烧可达39℃至40℃,3至4天后体温下降,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感染流感病毒后,体内对该型病毒产生免疫力,通常维持数年至10年,但甲型病毒每年变异,使免疫力无效。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区别明显,前者发病急剧,全身症状严重,后者症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偏食者、不保暖者、嗜糖者、嗜咸者和精神紧张者容易患感冒。偏食可导致维生素C和维生素A缺乏,削弱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不保暖使足部受凉,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高糖饮食降低免疫功能;食盐过多减少唾液溶菌酶,降低抗病因子分泌;精神紧张减少鼻咽部抗病毒物质,降低免疫功能。
预防感冒,应避免接触感冒病毒携带者,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积极锻炼身体,减少压力,回家后漱口、洗手,注意室内保温,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