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分为全腹剧烈疼痛和定位较明显的隐痛。全腹剧烈疼痛,即急腹症,通常表现为全腹剧痛、压痛、反跳痛、腹壁肌肉紧张,甚至可能伴随休克。急腹症常意味着病情广泛且严重,患者家属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治。在诊断前,切勿随意给患者服用止痛药物或饮酒,以免掩盖病情,加重症状。如果腹部剧烈疼痛超过一小时且没有缓解,也应尽快就医。
除了急腹症,腹部隐痛通常由轻微的消化道紊乱引起,但也可能涉及胸部器官、泌尿道及生殖器官的疾病。根据疼痛位置和其他伴随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例如,右上腹痛伴有阵发性绞痛,常提示胆囊炎或胆石症。下腹部间歇性痉挛性疼痛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左下腹疼痛伴随阵发性腹泻和间歇性便秘则可能指向结肠过敏或溃疡性结肠炎。
值得注意的是,腹痛可以由腹腔内的脏器病变引起,也可因腹腔外疾病如胸部疾病或脊柱伤病所致。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腹痛发病急、病程短;慢性腹痛则起病缓、病程长。
家庭中常见的引起腹痛的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小肠及结肠疾病如肠梗阻、阑尾炎、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病,胆道和胰腺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
腹痛的鉴别诊断也很关键。例如,饱餐后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痛可能提示胃、十二指肠穿孔;右上腹痛呈阵发性绞痛并放射至右肩,可能提示胆囊炎或胆石症;上腹正中偏左剧烈腹痛伴随呕吐,可能指向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则表现为开始在上腹部痛,数小时后转至右下腹痛,并伴恶心、呕吐。
急腹症的讯号包括腹痛程度逐渐加重或不能忍受,伴有剧烈呕吐或呕血,高烧,腹膜刺激症状如腹部肌肉硬如板状,病人采取屈膝、弯腰姿势以减轻疼痛,以及休克症状如出冷汗、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发青、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这些情况下,应尽快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腹痛的家庭救护措施包括让病人采取两腿屈曲侧卧位以减轻腹肌紧张度、减轻疼痛。腹膜炎患者以半坐位为佳。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尽快查明病因。病因不明时切忌盲目热敷或冷敷腹部。病因明确时,如肠炎、痢疾、胃炎等病,可适当应用止痛药,如颠茄片、胃舒平、654?2、阿托品等。用药1~2次后腹痛不见减轻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精神放松,保持乐观态度,注意休息,减少胃肠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腹痛。寄生虫病引起的腹痛需进行驱虫治疗,如使用肠虫清、左旋咪唑、阿的平、驱蛔灵等。
重视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肌梗塞,以及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腹痛原因。适当的饮食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至关重要。溃疡病、胃炎患者的饮食应易消化、较细软;胰腺炎患者需低脂低蛋白清淡饮食,急性期可能需要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