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加工前,施工人员需编制工艺规程,并由总工程师审定。检查各工序的工艺准备情况,确保加工图纸制成和互审。对加工材料及机具进行检查,工艺装备应符合工艺规程。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上岗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放样前核对加工图和工艺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
钢构件放样时,需核实钢结构及连接件的数量、规格、型号、尺寸等,进行配料、划线放样和分类堆放。重要节点尺寸可放实样或计算校核。号料前核对钢材规格、材质、批号,清除表面油污等脏物。
切割时,型钢采用CG1-100半自动切割机、剪板机或砂轮机。切割前清除钢材表面铁锈、油污。板材气割应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制孔时,孔径位置、大小、要求精确度较高,采用钻床钻孔,制孔应用夹具固定,清除孔边毛刺,不得损伤母材。
组装前矫正零件,较厚钢板可采用压力机或火焰加热矫正。构件采用翼缘矫正机矫正。构件组装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顺序确定合理组装顺序,减小焊接变形。钢柱、梁在钢平台上按1:1比例放实样,将所有零件组装。
焊接前焊工需持证上岗,复查构件接头质量,修整合格后施焊。焊接工艺需根据工艺评定书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具体指导焊工进行焊接作业。严禁雨天或雪天露天施焊。定位焊需持证,材料相同,不得有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同一部位焊缝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H型钢采用自动龙门焊机、自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机焊接。
构件加工完成后,按照加工图和GB50205—2001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为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施工图。除锈和涂装应在构件检验合格后进行。施工员及有关人员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前准备工作,对质量、工期、安全等进行教育,与甲方进行现场交底,协调施工款项和各工序计划。复核施工工序,确保预埋件质量、标高、中心轴线等正确。准备提升机械、设备、工具、材料计划,落实垂直运输条件。检查钢构件定位轴线、标高,做好辅助线放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