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西方历史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上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古希腊出现了重装步兵,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刚刚进入战国时代。
2. 我们无法了解当时的战国七雄是否拥有重装步兵,但从秦俑之中,就能发现,起码在秦朝的时代,秦军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重装步兵的。
3. 重装步兵在西方步兵史上是一种带铠甲、装备厚重的步兵病重,而轻、重装步兵协同作战时,重装步兵一般作为主力兵种。
4. 从秦俑军阵之中,也发现了具有这种特点的主力兵种。一号坑主体部分的是着甲步兵,二号坑I区中心部分的是全体着甲的跪射步兵,而三号坑则是带甲步兵。
5. 如果把这些步兵看作是秦人重装步兵兵种的再现,从它的编制、布局和战术上可以找到依据。
6. 秦俑军阵的这些步兵的装备、编制、布局完全是按照重装步兵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和要求设置的。
7. 他们主要被放在军阵中心部位,和其他兵种一起承担大规模攻坚决战的任务。
8. 秦俑军阵的重装步兵又可以分为普通重装步兵和特别重装步兵两种。
9. 普通重装步兵的腿部防护较轻,小腿采取“扎行滕”的办法束裹。鞋子比较轻,鞋腰也短。膝部也没有厚重的防护层,比特别重装步兵显得更灵活、轻捷。
10. 而特别重装步兵的腿部防护较重,看上去有些臃肿,采取所谓“腿缚絮衣,足蹬单梁长靴”的方法束裹,比前一种重装步兵的防护装备要严密,似应于前一种有所区别。
11. 秦俑军阵的轻、重装步兵和希腊、罗马的轻、重装步兵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12. 第一,他们都是以重装步兵作为步兵中的主力部队。
13. 最早的希腊多立斯方阵“起决定作用的是兵士特别是重步兵的英勇、坚定、体力、个人的灵活和技巧。”
14. 中期的希腊各国“重步兵就成了军队的主要核心——决定会战结局的兵种。”
15. 希腊后期的马其顿亚历山大方阵,“所有的士兵都是重步兵”,轻装步兵仅被编入“半方阵”中。
16. 古代罗马“每个军团都包括四种步兵:轻装兵、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清装备是由新兵组成的轻步兵;后背兵是由老兵组成的预备兵;其他两种步兵.......是主要的战斗力量,即基干步兵。”
17. 秦俑步兵中,无论是在一号坑还是二号坑,作为主力的是重装步兵,它不仅数量多,而且排列在军阵的中心位置,和希腊、罗马步兵中的情形基本一致。
18. 第二,和希腊、罗马全盛时代相比,他们都是将大部分轻装步兵配置在军阵的首先接敌位置,而不放在军阵中心。
19. 希腊全盛时代的雅典,轻装步兵通常配置在方阵的两翼。
20. 在当时的军阵中,最先受到敌人攻击的是正面和两翼,因为这都是最先接敌的位置。
21. 马其顿亚历山大的轻装兵成散开队形在整个正面上与敌人接战,还用来扩大战果。
22. 而罗马的轻装兵在正面和两翼成散开队形作战。
23. 秦俑军阵一号坑的全正面、二号坑前出分队的全正面,配备的也都是轻装步兵,反映出秦人使用轻装步兵作战时和希腊、罗马有着相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