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政权,因此明朝的服饰属于汉服体系。在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他传承了汉服的传统,重新定义了汉族服饰,对汉服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象征着国家法令的齐全,“四平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六合一统帽”(入清剃发后,为适应新发型,“瓜皮帽”变矮,清式的“瓜皮帽”后来几乎被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
3.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多为金属质或玉质子母扣)作为主要系结物之一,但仍以系带隐扣为主。然而,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宋朝的褙子胸前部分曾经见到过一颗纽扣的形式。
4.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褙子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于唐朝,只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
5. 明朝一代的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在直裰或曳撒的穿着,戴巾。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颇多,且常在额上系兜子,名为“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两朝,但内衣有小圆领,颈部加纽扣。
6.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演变成以圆领为主。
7. 明朝女子服饰特点: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
8. 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明初裙宽为六幅,明末时发展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
以上内容是对原文的修改润色,旨在提高内容质量,保持语义不变,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