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在家里养殖小龙虾,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养殖要求。小龙虾通常是穴居生活,喜欢栖息在沙泥质的海底或岩石空隙中。它们在交配期会配对潜伏,而且日本龙虾是群居生物。在养殖小龙虾时,需要适当投喂饵料,并考虑利用各种附着生物作为食物来源。
1. 水温:小龙虾适宜生长在较低的水温下,冬季水温最低应在5℃-6℃之间。如果水温过低,成熟期可能会延长至5-7年。小龙虾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实验表明,水温升至25℃持续两周并未观察到异常现象。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3℃,在水温20℃-22℃时,小龙虾的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在冬季可以利用温排水来维持水温,促进小龙虾的生长。
2. 盐度:小龙虾适应的盐度范围为26.90‰-34.40‰,它们可以在23.50‰的低盐度海水中生存并完成变态。
3. 底质:小龙虾在变态后的幼体阶段会为了躲避天敌而转入底栖生活。底质的沙砾对于它们潜伏和觅食非常重要。小龙虾在变态3-4天后能在0.4-1.00毫米的沙粒中掘穴潜伏,而在变态8天后,能在2.0-3.0毫米的沙粒中潜伏。
4. 生长率:对于1龄以下的小龙虾群体,可以在池底铺设牡蛎壳而无需投放人工蔽体巢穴,使用紫贻贝作为饵料进行喂养。从2龄开始,应投放四氯乙烯管作为蔽体巢穴,数量为小龙虾饲养数量的2倍。在养殖2年后,可以观察到最大体重达300克左右的个体。小龙虾每次蜕壳大约增重50%,性成熟时的体重可达到450克,在3龄群体中有16%达到性成熟。
小龙虾的生长与饵料、环境、水质和蜕壳次数密切相关。实验表明,使用新鲜虾肉作为食物可以促进更快生长,比使用鱼肉快1倍。小龙虾通常一年蜕壳2次以上,使用化学药物或电刺激可以增加蜕壳次数,从而提高生长率。小龙虾蜕壳后大约经过2周新壳硬化,就会再次活跃起来,此时它们的食量会增加,需要提供30%的额外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