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盾构施工中管片上浮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1. 调整盾构机姿态:确保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盾尾间隙与管片的配合,避免管片与盾尾卡死,以保证盾构机的正常运行。
2. 同步注浆: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同步注浆,填充管片与地层、管片与盾尾壳体之间的空隙。同步注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地层变形、减少沉降,并提高隧道的抗渗性和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
3. 二次注浆:在同步注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注浆,补充一次注浆液量不足的部分,以控制地层中土体的空隙。二次注浆量应根据地层的松散系统和土质特点进行计算。
4. 注浆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注浆材料,如水泥浆液、化学浆液、混合浆液等,并调整配合比以达到最佳的注浆效果。
5. 注浆工艺过程的控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速度等参数,以降低对地层的扰动,并促进管片及隧道的早期稳定,避免地表沉降。
6. 盾尾间隙的控制: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密切注意盾尾间隙的变化,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确保盾尾间隙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管片上浮。
综上所述,预防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的主要措施涉及盾构机姿态调整、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注浆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注浆工艺过程的控制以及盾尾间隙的控制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