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医治疗心厥方面,辨证论治至关重要。心阳虚脱证患者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心悸,可能伴有晕厥或昏迷,脉象微弱,血压显著降低。针对这类症状,治疗方法主要为回阳固脱,常用的方剂是参附汤,并可加入桃仁、红花、枣皮、干姜等药材以增强效果。
对于阴竭阳脱证,患者可能表现出身热肢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呼吸微弱,皮肤干涩,心音微弱,血压下降,脉象微数或结或促。治疗时需固阴回阳,常用方剂为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以调整阴阳平衡。
痰蒙心窍证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神志恍惚、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意识朦胧、昏睡或肢体抽搐,舌质淡胖,脉象促或滑。针对此证,治疗方法是化痰开窍,常用方剂为涤痰汤合苏合香丸,有助于清除痰浊,恢复神清。
痰热动风证则表现为心悸、胸闷、喘咳痰鸣、痰稠色黄、烦躁不安、抽搐、神昏谵语等症状,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象促或弦滑。治疗上需要清热化痰熄风,常用的方剂是黄连温胆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通过清热化痰、熄风定惊来缓解症状。
此外,单方验方也是治疗心厥的有效手段。例如,附片10g与枣皮15g煎水急服,或使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进行静注或静滴,这些方法能快速补充阳气,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