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图,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集中体现了其教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伊安篇》通过苏格拉底与伊安的对话,探讨了诗人文艺才能产生的原因,得出诗人是凭借灵感创作的结论。这让我意识到诗人的创作应技艺与灵感并存,创作需要基本的用词、词义及各种知识,以及对事物的感知。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治国者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柏拉图还重视教育,认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在建国之初,他会遣送所有10岁以上的人出国。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不允许传入国境的史诗作品会毒害青年心灵。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他认为法律的作用是保持国内的和平与善,战争不过是实现和平的工具。我认为,无论任何法律的制定必然是为了维护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国与国之间的和平,还有世界和平。
柏拉图的观点太过绝对,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任何人有缺点,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一个国家的统治好坏取决于很多人一起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下的结果。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不代表这个人就不能改变。
总体而言,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深远,他的著作《柏拉图对话集》让我对哲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尽管他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可能过于理想化,但它们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