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栾树,又称木栾、栾华等,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树皮厚,颜色为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会纵裂,皮孔小,颜色从灰到暗揭色不等。小枝上常有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
栾树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耐寒性强。在中国,栾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下游区域,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见。由于栾树不能生长在硅基酸性的红土地区,因此在这些地区无法生存。
栾树春季发芽较晚,秋季落叶早,因此每年的生长期较短,生长缓慢。它的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而其种子则可以榨制工业用油。
在古代文学中,栾树也有所描述,如唐代诗人罗隐的《送丁明府赴紫溪(一作唐山)任》中,提到“栾公社在怜乡树”,以及宋代诗人胡仲弓的《四明月》中,描述了“禁树相团栾”的景象。
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栾树在古代文人眼中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