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过程迅速且隐秘,常使患者感到眼部有异物。
该病症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与患者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密切相关。例如,经常用脏手或不洁物品接触眼睛,或眼部存在局部炎症如沙眼等,都会为细菌提供可乘之机。此外,过度劳累、全身营养不良(如睡眠不足、消化不良、屈光不正、糖尿病等)也是导致麦粒肿的重要因素。
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类型。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在睑缘睫毛毛囊的皮脂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可触及绿豆大小的硬结。数日后,眼睑皮肤上会出现黄白色脓点。而内麦粒肿则位于睑板腺,由于组织致密,常伴随剧烈疼痛。翻转眼睑可见睑结膜上的红肿硬结或黄白色脓点。
一旦患有麦粒肿,应及时治疗。早期可使用消炎眼药水,并用清洁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若症状加剧,出现剧痛、局部红肿或全身发热,应加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已化脓的病例,必须切开排脓。
为预防麦粒肿的发生及减少复发,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眼部卫生;其次,注意休息;第三,多吃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第四,积极治疗眼睑慢性病(如沙眼、睑腺炎等);第五,对反复发作者,应查找病因,注意矫正屈光不正。此外,还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