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汗是指睡眠中出汗异常,醒后汗止的病症。中医认为,“盗”有偷盗的意思,形容汗液在夜间偷偷泄出,如同盗贼一般。
盗汗的病人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盗汗的汗液较少,仅在醒来后感觉身体略有潮湿,一般无其他不适。中型盗汗的汗液较多,可使睡衣湿透,但醒后汗止,患者常有烘热感,醒后可能出现口干咽燥。重型盗汗则汗液大量涌出,甚至使被褥湿透,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烦躁、口干舌燥等症状。
长期盗汗可能导致心阴耗伤严重,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盗汗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自我养护。这包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调养、调节居住环境的温湿度、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
对于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盗汗患者还可通过药膳调养身体,如龙眼人参饮、银耳红枣汤、参苓粥等,这些药膳具有益气滋阴的功效,适合不同体质的盗汗患者。
总之,盗汗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调养,以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