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的含水状态可以细分为四种不同的形式:
1. 完全干燥(烘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砂料在不超过110度的温度下烘干,直至达到恒重。这种状态下的砂料不含任何水分。
2. 风干(气干状态):此状态下,砂颗粒的表面是干燥的,但内部也含有一部分干燥的成分。这种状态的砂料在施工现场中非常常见。
3. 饱和面干(表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砂颗粒的表面是干燥的,但其内部的孔隙却处于含水饱和的状态。这种状态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4. 潮湿:这种状态指的是砂颗粒的内部吸水达到饱和,且表面也吸附有水。这种状态对混凝土的拌合水量和砂、石的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
不同的砂含水率会对混凝土的拌合水量和砂、石的用量产生影响,一般影响范围在2-6%之间。在实际施工中,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砂子的特性来大致判断其含水率。例如,用手抓一把砂子,如果它在手里是抱团状态,掉在地上是开花状,那么其含水率通常位于3-5%之间。
这样的判断方法不仅能帮助施工人员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对于需要精确控制含水率的场合,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进行测定则是更为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