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R是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基材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聚氨酯类,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但不耐水解;另一种是聚醚类,虽然耐水解,但在耐溶剂性能方面相对较差。
TPE(热塑性弹性体)通常以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材。TPV(热塑性弹性体)则可以基于不同的基材,包括PP/EPDM(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PE/EPDM(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PP/NBR(聚丙烯/丁腈橡胶)、PP/ACM(聚丙烯/硅橡胶)、PS/SEBS(聚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中最常见的是PP/EPDM。
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通常是以石油树脂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基材。广义上讲,TPR、TPU、TPE、TPV、TPO都可以归类为热塑性弹性体(TPE)。
TPR和TPE属于苯乙烯类弹性体。TPU则属于聚氨酯类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TPV是一种通过动态硫化橡胶技术制备的弹性体,结合了热塑性和橡胶的性能。TPO则是一种烯烃类弹性体,在日本地区被广泛使用。
这些材料的性能差异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基材类型和制备工艺。例如,TPR因其良好的弹性和加工性能,在软包装和玩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TPU因其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寒性,在运动鞋和汽车零部件领域表现突出;TPE和TPV则因其优异的弹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密封圈和电线电缆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TPE材料在耐化学性、耐热性、耐低温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选择具体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