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线谱是一种用于记录音乐的符号系统,由五条平行横线构成。每条线和线间的空隙从下至上依次编号,用于表示不同的音高。当多行五线谱需要连接时,会用连谱号进行连接。五线谱中的音符位置越高,音越高;反之,位置越低,音越低。但具体音高还需通过谱号来确定,谱号置于特定线位上,该线位便被赋予固定音名与高度。
谱号主要有三种:G谱号用于小字一组的g音,位于第二线,称作高音谱号;F谱号用于小字组的f音,位于第四线,称作低音谱号;C谱号则可置于五线谱任一线位,最常用的C三线谱号用于中音提琴和长号,C四线谱号则适用于大提琴、大管等乐器。谱号的使用是为了避免过多加线,使写谱和读谱更为便捷。
变音记号用于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包括升记号(#)、降记号(b)、重升记号(×)、重降记号(bb)及还原记号(ヰ)。调号则指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对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的变音记号。临时记号则仅对同音高的音有效,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
等音是指音高相同但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例如bA和#G。五线谱还设有加线和加间,以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加线和加间的计算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进行。
音符和休止符用于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符头、符干和符尾是音符的基本组成部分。符头位置越高音越高,符干朝向取决于符头位置,符尾则永远写在符干右侧并弯向符头。在多声部音乐中,符干方向根据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确定。
省略记号如移动八度记号、重复八度记号、长休止记号和震音记号等,用于简化读谱和写谱。连音连奏记号、断音断奏记号、持续音记号、滑奏记号和琶音奏法记号等,用于标记特定演奏技巧。
附点用于增加音符时值,带有一个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则增长四分之三。延音线用于连接音高相同的音符,延长其时值。延长号用于自由延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