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成立于两国政府共同支持下,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是中国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交流的重要桥梁。
2. 该学院主要培养硕士研究生,设有四个系,专注于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旨在培养掌握双语的应用型人才。
3. 中德学院实行3+1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模式,学生可获得中德双方颁发的双学士学位。其合作伙伴包括38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及1所瑞士应用科技大学。
4. 学院的专业资格均通过AQAS认证,并被作为国际合作办学的典型案例。此外,学院也被认定为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的示范性机构。
5. 招生和学籍管理由同济大学的专门部门负责,确保统一和高效运作。学院提供多个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6. 中德合作国际化办学是学院的核心优势。人才培养得到中德政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等多方面的全面支持。
7. 学院采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包括中德双方教授与企业专家,且提供实习岗位与指导,确保学生100%的出国交流率。
8. 中德工程学院致力于引进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与德国高校及企业紧密合作,为中国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研发能力的新一代工程师。
9. 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借助国际合作和企业合作,显著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10. 学院学生在国内完成前三年的学习后,第四年可选择在德国的34所成员应用科技大学继续学习,以获得更深入的专业教育和工程能力培养。
11. 毕业生将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并在国内外创新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不少校友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创新和创业取得了成功。
12. 学院设有工业4.0实验中心和多个中德合作的专业教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平台。学费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而赴德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可在德国免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