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反映,孩子从刚开始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来都显得很高兴,并且能够主动完成作业。然而,最近几天,放学回家时孩子的情绪变得很低落,不愿意写作业,并说“尽管努力了,但仍然得不到小红花”。
专家分析,孩子刚开始上学时就出现厌学情绪,这可能是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所致。孩子在上小学前,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然而上学后,需要在教室里坐五六个小时,并且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变化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适应的时间。
为了让孩子喜欢学校生活,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首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喜欢他的老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学习的动力和自我约束力与情感紧密相连,尤其是对老师的感情。如果孩子喜欢某位老师,那么他就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踊跃发言。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老师的优点,例如“老师唱歌很好听”、“老师笑起来很美”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其次,鼓励孩子参与班级活动,增强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缝制沙包,让他带到班上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捆两个小墩布,放在教室里用于清洁工作。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将家里的花草搬到教室里,增添教室的色彩。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让孩子更快地融入集体。
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我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每个孩子在入学第一天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一定要成为好孩子。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这个愿望,家长应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最近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例如,老师可能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家务,如果孩子在吃完饭后主动收拾碗筷,家长应给予表扬。让孩子感到自豪。
当老师频繁“告状”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如果孩子因为上课不专心、作业未完成或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不要不断地数落孩子,这会加剧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厌烦甚至恐惧。家长应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例如,即使作业没有得到小红旗,家长也可以指出“这个字写得很好”,“你一定能写好”。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非常重要。
总之,为了让孩子不厌学,家长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学校和班级是美好的地方,他应该感到喜欢这里,这里就是他的家,他的乐园。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好老师,他应该爱老师。让他明白,做个好孩子是件很棒的事情,他应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