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外患最为严重的朝代之一。在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变中,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俘虏,这标志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南宋的皇位由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继承,他为了维护宋朝的统治,将国号仍定为宋,历史上称为南宋,并最终将都城迁至临安。
尽管金国多次南征试图消灭南宋,南宋也发起过数次北伐但未能取得胜利,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后来,南宋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确定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和平协议。
然而,南宋中后期出现了频繁的奸相和腐败的朝政问题。同时,北方的蒙古人在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国,并最终在1234年灭掉了金国,随后对南宋发起了大规模的入侵。南宋的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在1276年都城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中宋军战败,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宋帝昺(赵昺)在陆秀夫的陪同下投海自尽,南宋灭亡。
尽管南宋在秦岭淮水以南偏安一隅,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科技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之一。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以及新兴的大蒙古国等并存政权关系复杂。南宋的衰落标志着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破坏,这一事件对东方先进文明的衰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