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防卫的界定,主要在于是否面临现实的、紧迫的危险。例如,对方持刀威胁,意图伤害你的生命或财产。如果仅是在愤怒情绪下互相辱骂,甚至恐吓,这种情况下,并不构成正当防卫。此类行为往往属于双方的冲突,而非正当防卫。
假设你处于愤怒状态,被对方辱骂并恐吓,你对骂甚至还手,这显然不属于正当防卫。这类行为更像是双方的互殴。正当防卫的前提是,你必须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自己面临现实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是紧迫的。
你提到的情况中,如果在对方情绪激动时,你先动手打人,这通常被视为攻击行为,而非正当防卫。当然,如果你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进一步的攻击,且你的反击是为了自卫,那么可能可以考虑正当防卫。但前提是你确实遭受了现实的、紧迫的危险,且你的反击是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防卫的判定往往依赖于具体情境。在法律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单纯的情绪反应或简单的对骂,并不能构成正当防卫。在面对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正当防卫的尺度也是有限度的。防卫行为应当与不法侵害的程度相当,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将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面对愤怒情绪下的辱骂和恐吓,首要的是保持冷静,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如果确实面临现实的、紧迫的危险,且防卫行为是合理的,那么才有可能构成正当防卫。否则,这些行为可能被视为攻击或互殴,而非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