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发热反应,发生率约为2.9%,占所有输血反应的52.1%。过敏反应同样频繁,发生率约3%,占所有反应的42.6%。溶血反应的发生率在文献中并未有完整报告,但在1984年的欧美地区,其发生率为1/1400至1/1600,女性患者较多,占73%。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也是一种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但其具体发生率尚不明确。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0.02%,男女比例相等,与年龄和原发病无关。输血后紫瘢是一种少见的不良反应,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大约为50%。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也是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循环负荷过重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枸橼酸盐蓄积中毒的发生率极低,但仍然需要警惕。肺微血管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但其具体发生率也未有明确数据。
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或过敏反应,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在输血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为了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严格筛选献血者,进行血液交叉配型,以及在输血前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测。此外,对于有特定风险因素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血液制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输血不良反应是临床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综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