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锻件的生产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铸造:适用于生产大型、形状复杂或无法通过锻造加工的工件。
- 锻造:适用于生产中小型零件,特别是那些需要高强度和良好机械性能的部件。
- 切割板材或圆材:通过切割得到所需的毛坯形状,适用于简单形状的锻件生产。
- 型材生产:适用于生产截面形状复杂的杆状零件。
- 压力加工:包括锻造和冲压,是生产锻件的重要方法。
2. 锻造是一种加工方法,它使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的锻件。
3. 锻件的毛坯形式多样,包括铸件、锻造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等。其中,铸件又可细分为灰铁件、球铁件、白口铸铁件、铸钢件、不锈钢、合金钢等多种材质。
4. 锻造是锻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如铸态疏松,并优化微观组织结构。由于保留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通常优于同材料的铸件。
5. 在机械设计中,对于承载负载高、工作条件苛刻的重要零件,通常优先选择锻件。这是因为锻造能够提供更高的机械性能和更优的组织结构。
6. 经过锻造加工,金属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都会得到改善。锻造过程中的热加工变形导致粗大的晶粒转变为细小且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同时,金属中的偏析、疏松、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得到压实和焊合,使得锻件的组织更加紧密,从而提高了塑性和力学性能。